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和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分子与精密测量物理、核磁共振、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以及数学计算等科学研究,促进原子频标、原子干涉、磁共振波谱、生物医学影像、综合定位导航授时、重力测量、资源勘探、激光雷达、环境灾害监测等精密测量技术创新,推动精密测量科技的重大应用,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大优势方向,在我国精密测量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创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基金委卓越研究群体1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密大地测量与定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武汉磁共振中心、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9个国家级平台及8个省部级专业平台。
二、“医学MRI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简介
“医学MRI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立足于人民健康的国家重大需求,以精准、智能磁共振成像为目标,整合新一代射频-匀场技术,高性能成像序列和智能影像分析技术等方法,发挥医工融合创新优势,推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创新应用和转化。团队负责人由通过全球招聘引进的“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人体高场磁共振射频线圈(3T、5T、7T and above)及B0/B1匀场系统
2. 低场、小型化、便携式MRI系统用于临床现场应用(包括硬件或软件开发)
3. 序列开发 (高场/超高场、超低场)
4. 人工智能、图像重建、信号处理等
5. 临床应用
研究组以纯粹公正的学术氛围、稳定的研究平台、优厚的支持待遇,诚邀相关研究方向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
三、岗位要求
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
1. 符合国家博士后进站基本要求: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 专业要求:获得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电子、无线电、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物理、神经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且具有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线圈设计、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等相关研究经历的报名者优先;
3. 活泼乐观,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岗位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对学术文章要求不高。优秀者可重点培养获得快速提拔。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科研条件平台,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5. 能全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四、岗位待遇
(一)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
(二)纳入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岗位管理,年薪30万起;
(三)提供2000元/月租房补助,院内3H公寓可供选租;
(四)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作餐补助和工会等福利;
(五)积极推荐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新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湖北省博士后人才计划等项目;
(六)对于业绩优异、能力突出者,将通过中国科学院有关人才计划引进。
五、招聘程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包含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自荐信以及代表性论文(3篇以内)整合成一个pdf文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 + 姓名”。初审合格者,我们会尽快安排交流和面试。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招满为止,所有应聘资料予以保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康老师
电子邮箱:kangyan@apm.ac.cn
人才招聘
精密测量院“医学MRI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诚聘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和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分子与精密测量物理、核磁共振、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以及数学计算等科学研究,促进原子频标、原子干涉、磁共振波谱、生物医学影像、综合定位导航授时、重力测量、资源勘探、激光雷达、环境灾害监测等精密测量技术创新,推动精密测量科技的重大应用,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大优势方向,在我国精密测量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创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基金委卓越研究群体1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密大地测量与定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武汉磁共振中心、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9个国家级平台及8个省部级专业平台。
二、“医学MRI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简介
“医学MRI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立足于人民健康的国家重大需求,以精准、智能磁共振成像为目标,整合新一代射频-匀场技术,高性能成像序列和智能影像分析技术等方法,发挥医工融合创新优势,推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创新应用和转化。团队负责人由通过全球招聘引进的“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人体高场磁共振射频线圈(3T、5T、7T and above)及B0/B1匀场系统
2. 低场、小型化、便携式MRI系统用于临床现场应用(包括硬件或软件开发)
3. 序列开发 (高场/超高场、超低场)
4. 人工智能、图像重建、信号处理等
5. 临床应用
研究组以纯粹公正的学术氛围、稳定的研究平台、优厚的支持待遇,诚邀相关研究方向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
三、岗位要求
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
1. 符合国家博士后进站基本要求: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 专业要求:获得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电子、无线电、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物理、神经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且具有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线圈设计、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等相关研究经历的报名者优先;
3. 活泼乐观,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岗位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对学术文章要求不高。优秀者可重点培养获得快速提拔。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科研条件平台,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5. 能全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四、岗位待遇
(一)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
(二)纳入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岗位管理,年薪30万起;
(三)提供2000元/月租房补助,院内3H公寓可供选租;
(四)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作餐补助和工会等福利;
(五)积极推荐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新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湖北省博士后人才计划等项目;
(六)对于业绩优异、能力突出者,将通过中国科学院有关人才计划引进。
五、招聘程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包含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自荐信以及代表性论文(3篇以内)整合成一个pdf文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 + 姓名”。初审合格者,我们会尽快安排交流和面试。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招满为止,所有应聘资料予以保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康老师
电子邮箱:kangyan@ap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