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况介绍 >> 院情简介

院情简介

院况简介

来源:     时间:2019-11-20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17年9月开始筹建,2019年4月中央编办正式批准精密测量院成立。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分子与精密测量物理、磁共振、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以及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波谱、磁共振成像、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大优势方向。

精密测量院建有:磁共振波谱与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密大地测量与定位全国重点实验室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武汉磁共振中心、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洪湖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湿地)、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共建)、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参建)等国家级平台;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省部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共建);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参建);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参建)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时间基准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共建)中国科学院洪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江汉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地测量前沿技术(德国)国际科技合作离岸中心、碳基资源催化与磁共振谱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波谱探测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空间原子钟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源污染防治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高质量开展院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影医疗集团三方共建武汉中科医疗科技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精密测量院现有职工600余人,包括叶朝辉、孙和平、刘买利、倪四道等4位院士、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项,1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正高级科技人员中,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占比超过60%。2019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牵头承担84项重大重点类项目,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课题18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6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7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1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测量院现有物理、化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测绘工程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数学、物理、测绘科学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踔厉奋发开新局、凝心聚力谱新篇。精密测量院将按照“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的总体思路,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重点,持续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强化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担当,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围绕国家“四个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积极创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全面开启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征程,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