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的礼堂里,1600余名高中生与院士完成了一场跨越学科与年龄的对话。3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金双根受邀走进校园,与高原学子交流科学问题。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引力,人类会怎样?”孙和平以《探索自然奥秘万有引力的神奇与精彩》为题生动阐释万有引力在宇宙演化、地球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他不用公式堆砌,而是以航天器轨道计算、珠峰高程测量等鲜活案例,将抽象的万有引力化为“宇宙编织者”的角色。
金双根则聚焦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及其运用,揭秘大国重器背后的“中国精度”:“北斗不仅能导航渔船、守护边疆,还能为牦牛定位、监测冰川。”当听到北斗系统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时,台下掌声涌起。
讲座后的自由提问环节,话筒在学生手中传递。“黑洞会吞噬引力吗?”“北斗芯片会被卡脖子吗?”两位科学家以“科学导游”的视角,将复杂原理拆解成趣味故事。
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林芝一中近年依托“院士课堂”“高原科技节”等品牌活动,引入前沿科学资源,架起雪域学子与尖端科技的桥梁,让高原的“科学梦”扎根抽芽。
媒体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504/03/WS67ee1f19e4b0cb2d1eed6e98.html
传媒扫描
【科学网】从“引力之谜”到“北斗之光”,院士上高原科普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的礼堂里,1600余名高中生与院士完成了一场跨越学科与年龄的对话。3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金双根受邀走进校园,与高原学子交流科学问题。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引力,人类会怎样?”孙和平以《探索自然奥秘万有引力的神奇与精彩》为题生动阐释万有引力在宇宙演化、地球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他不用公式堆砌,而是以航天器轨道计算、珠峰高程测量等鲜活案例,将抽象的万有引力化为“宇宙编织者”的角色。
金双根则聚焦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及其运用,揭秘大国重器背后的“中国精度”:“北斗不仅能导航渔船、守护边疆,还能为牦牛定位、监测冰川。”当听到北斗系统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时,台下掌声涌起。
讲座后的自由提问环节,话筒在学生手中传递。“黑洞会吞噬引力吗?”“北斗芯片会被卡脖子吗?”两位科学家以“科学导游”的视角,将复杂原理拆解成趣味故事。
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林芝一中近年依托“院士课堂”“高原科技节”等品牌活动,引入前沿科学资源,架起雪域学子与尖端科技的桥梁,让高原的“科学梦”扎根抽芽。
媒体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504/03/WS67ee1f19e4b0cb2d1eed6e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