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针对肺部影像检测方法的技术盲点,周欣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十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增强倍数最高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MRI),成功“点亮”人体肺部盲区。团队突破了肺部气体MRI信号低、不能实时成像、临床只能对质子(1H)成像等系列技术难题,创新研制了永磁极化系统核心部件,使气体磁共振信号增强8.6万倍,使我国首次实现了高分辨率肺部气体MRI从无到有的跨越;利用自适应欠采样、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技术,提升速率达5帧/秒,比国际医疗同类设备快1倍,达到世界上最快的高分辨人体肺部气体动态采样,成功实现自由呼吸下的实时成像;自主研发自动升降频多核射频装置实现了多元素成像,并能配备至目前临床MRI。成果为我国实现对肺部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先进的影像装备,2019年入选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杰青25周年座谈会展出的12项代表性成果,202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列为“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的唯一典型案例。
弘扬科学家精神
新时代科技追梦人 | 视频 | 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 | 周欣:点亮生命之肺
针对肺部影像检测方法的技术盲点,周欣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十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增强倍数最高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MRI),成功“点亮”人体肺部盲区。团队突破了肺部气体MRI信号低、不能实时成像、临床只能对质子(1H)成像等系列技术难题,创新研制了永磁极化系统核心部件,使气体磁共振信号增强8.6万倍,使我国首次实现了高分辨率肺部气体MRI从无到有的跨越;利用自适应欠采样、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技术,提升速率达5帧/秒,比国际医疗同类设备快1倍,达到世界上最快的高分辨人体肺部气体动态采样,成功实现自由呼吸下的实时成像;自主研发自动升降频多核射频装置实现了多元素成像,并能配备至目前临床MRI。成果为我国实现对肺部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先进的影像装备,2019年入选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杰青25周年座谈会展出的12项代表性成果,202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列为“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的唯一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