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方俊院士江苏武进人,1904年生,传奇一生,故事连篇。他出身教育世家,从小受家训教育的影响,心灵深深打上民族感、爱国主义的烙印,年轻读书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气质和胆识。
第一次“辍学”。1926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俊就读唐山交通大学,亲眼目睹旧中国的腐败无能,“五四运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从此,他积极接触进步学生和优秀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在学校,血气方刚的他多次义正言辞对独裁的洋教务长的说教进行反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宁可书不读,民族气节不能丢”。加之当年家境贫困,也为减轻家中负担,于是干脆“辍学”回家,开启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征程。
第二次“辍学”。1938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华夏大地成为东方反帝、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身在德国学习的方俊,时刻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以实际行动抵制纳碎分子“大东亚共荣”的反动说教,又一次作出放弃深造机会,毅然决然“辍学”回到祖国。他虽然没有奔赴抗日前线,但一心百倍用科研和教学,积极为如火如荼的抗日运动做贡献。在那拯救危难,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学习,不断进取,为他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地球形状的莫洛金斯基的理论一直是国际上先进的权威理论,他虚心学习但不迷信,认为莫氏的天文重力水准模板按点值计算误差较大。于是提出了平均异常和方格模板的改进方法,引起世界科学界高度评价,并称之为“方俊模板”,被编入中外教科书中。
弘扬科学家精神
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 科学家故事 | 方俊院士的两次“辍学”
方俊院士江苏武进人,1904年生,传奇一生,故事连篇。他出身教育世家,从小受家训教育的影响,心灵深深打上民族感、爱国主义的烙印,年轻读书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气质和胆识。
第一次“辍学”。1926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俊就读唐山交通大学,亲眼目睹旧中国的腐败无能,“五四运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从此,他积极接触进步学生和优秀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升华。在学校,血气方刚的他多次义正言辞对独裁的洋教务长的说教进行反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宁可书不读,民族气节不能丢”。加之当年家境贫困,也为减轻家中负担,于是干脆“辍学”回家,开启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征程。
第二次“辍学”。1938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华夏大地成为东方反帝、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身在德国学习的方俊,时刻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以实际行动抵制纳碎分子“大东亚共荣”的反动说教,又一次作出放弃深造机会,毅然决然“辍学”回到祖国。他虽然没有奔赴抗日前线,但一心百倍用科研和教学,积极为如火如荼的抗日运动做贡献。在那拯救危难,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学习,不断进取,为他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地球形状的莫洛金斯基的理论一直是国际上先进的权威理论,他虚心学习但不迷信,认为莫氏的天文重力水准模板按点值计算误差较大。于是提出了平均异常和方格模板的改进方法,引起世界科学界高度评价,并称之为“方俊模板”,被编入中外教科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