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近日公布,精密测量院参与研究的三项科研成果:新冠肺炎抗疫科研攻关取得系列重要进展、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研究取得突破、全面发力参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成功入选。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共评选出18项,精密测量院共有3项成果入选。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精密测量院迅速行动,在诊断设备研制方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攻关。在疫情爆发期间,周欣科研团队联合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深入医院一线,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应用自主研制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部微结构和通气、气血交换功能定量、可视化无创评估,为抗疫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詹明生、何晓东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利用微波将光阱中一对超冷异核原子相干合成单个超冷分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开启了原子-分子体系所有自由度全面相干操控的研究大门,他们首创了一种单分子相干合成方法,即所谓的原子自旋与相对运动波函数耦合的新机制,利用微波而非激光在光阱中实现了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以上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科学》上。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冲向云霄,并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梅刚华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在国内率先攻克卫星核心装置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的轻小型化问题,为天基时空基准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2017年启动“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两类亮点工作筛选活动。活动围绕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分为季度评选和年度总评选两类。通过院内筛选候选条目,面向全国公众通过活动官方网页或者“中科院之声”微博、微信进行投票,最终确定入选名单。精密测量院自挂牌成立以来,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围绕四个面向,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新的一年里,精密测量院将夯实率先行动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扎实推进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主动担当,切实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和使命。
中科院2020年年度两类亮点工作筛选结果
要闻
精密测量院三项科研成果入选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近日公布,精密测量院参与研究的三项科研成果:新冠肺炎抗疫科研攻关取得系列重要进展、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研究取得突破、全面发力参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成功入选。中科院2020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共评选出18项,精密测量院共有3项成果入选。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精密测量院迅速行动,在诊断设备研制方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攻关。在疫情爆发期间,周欣科研团队联合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深入医院一线,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应用自主研制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部微结构和通气、气血交换功能定量、可视化无创评估,为抗疫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詹明生、何晓东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利用微波将光阱中一对超冷异核原子相干合成单个超冷分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开启了原子-分子体系所有自由度全面相干操控的研究大门,他们首创了一种单分子相干合成方法,即所谓的原子自旋与相对运动波函数耦合的新机制,利用微波而非激光在光阱中实现了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以上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科学》上。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冲向云霄,并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梅刚华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在国内率先攻克卫星核心装置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的轻小型化问题,为天基时空基准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2017年启动“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两类亮点工作筛选活动。活动围绕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分为季度评选和年度总评选两类。通过院内筛选候选条目,面向全国公众通过活动官方网页或者“中科院之声”微博、微信进行投票,最终确定入选名单。精密测量院自挂牌成立以来,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围绕四个面向,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新的一年里,精密测量院将夯实率先行动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扎实推进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主动担当,切实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和使命。
中科院2020年年度两类亮点工作筛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