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7月14日,应精密测量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研究部重力与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组邀请,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丁浩和副教授潘元进到精密测量院进行访问交流,并分别作题为“利用超导重力数据确定准实时地球极移的可能性”和“基于多源大地测量观测青藏高原地壳形变运动学特征” 的报告。会议由研究部副主任陈晓东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精密测量院副院长王勇,研究员徐建桥、闫昊明、周江存、罗少聪等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学生2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丁浩首先介绍目前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主要是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但是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所发布的地球极移变化通常是延迟一个月左右,而实时地球极点位置对于空间飞行器的发射等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如何从观测数据中得到准实时的、高精度的极移参数测定结果,目前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丁浩深入探讨了利用超导重力观测数据直接估算准实时极移参数的可行性,为地球自转参数的准实时测定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 潘元进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多源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形变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包括基于GPS连续观测、卫星重力观测GRACE/GRACE Follow-on数据等联合反演地表冰川质量变化及三维地壳形变场,构建天山及其周缘三维动力学模型等。他定量估计了现今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隆升速率,并对该地区现今地壳增厚、物质迁移的动力学过程给出了可能的地球物理机理解释。 与会专家就提供准实时极移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GPS数据处理过程中的Imaging插值方法、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形变特征引发机制解释等问题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
报告现场
学术会议
武汉大学丁浩教授和潘元进副教授应邀到精密测量院开展学术交流
7月14日,应精密测量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研究部重力与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组邀请,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丁浩和副教授潘元进到精密测量院进行访问交流,并分别作题为“利用超导重力数据确定准实时地球极移的可能性”和“基于多源大地测量观测青藏高原地壳形变运动学特征” 的报告。会议由研究部副主任陈晓东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精密测量院副院长王勇,研究员徐建桥、闫昊明、周江存、罗少聪等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学生2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丁浩首先介绍目前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主要是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但是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所发布的地球极移变化通常是延迟一个月左右,而实时地球极点位置对于空间飞行器的发射等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如何从观测数据中得到准实时的、高精度的极移参数测定结果,目前国际上尚无相关报道。丁浩深入探讨了利用超导重力观测数据直接估算准实时极移参数的可行性,为地球自转参数的准实时测定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
潘元进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多源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形变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包括基于GPS连续观测、卫星重力观测GRACE/GRACE Follow-on数据等联合反演地表冰川质量变化及三维地壳形变场,构建天山及其周缘三维动力学模型等。他定量估计了现今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隆升速率,并对该地区现今地壳增厚、物质迁移的动力学过程给出了可能的地球物理机理解释。
与会专家就提供准实时极移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GPS数据处理过程中的Imaging插值方法、青藏高原现今三维形变特征引发机制解释等问题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
报告现场
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