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近日,精密测量院徐君研究员和邓风研究员团队在沸石分子筛催化甲烷制芳烃(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MDA)反应活性中心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先进的固体NMR谱学方法研究了Mo/ZSM-5分子筛上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活性位点,揭示了金属Mo改性ZSM-5分子筛上空间临近的双活性中心协同催化效应与“烃池”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随着原油的不断消耗和天然气开采量的日益增加,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直接催化甲烷转化为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金属改性的双功能分子筛催化剂在烷烃的直接转化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催化剂。金属Mo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因其优异的脱氢芳构化性能和择形选择性,是甲烷脱氢芳构化(MDA)反应最理想的催化剂。了解Mo/ZSM-5催化剂上活性中心的性质是该工艺技术应用中急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
Mo/ZSM-5分子筛上空间临近的双活性中心示意图(左)和Bronsted酸性位与钼物种间的1H-95Mo相互作用与MDA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右)
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的稳态超高强磁场35.2 T(1.5 GHz)在提升NMR观测灵敏度和分辨率上的巨大优势,得到了Mo/ZSM-5催化剂的固体95Mo NMR谱,分辨出Mo-oxo和Mo2C/MoOxCy物种的信号。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精测院的800MHz固体NMR平台和所发展的1H{95Mo}双共振固体NMR技术,通过直接观察Bronsted酸位与沸石孔道中Mo物种的核间相互作用,精确测量二者之间的核间距离(4.0±0.3A),确定了Mo/ZSM-5催化剂上的空间临近的双活性位点。在MDA反应过程中,酸性质子-活性Mo物种的空间相互作用与甲烷的转化和芳烃的生成有关,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这对在分子水平上利用Bronsted酸位与Mo位点的临近性来调控MDA反应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人员还通过一维1H{95Mo}双共振和二维1H-1H相关固体NMR实验分析了烯烃和芳烃在Mo/ZSM-5孔道中与临近的双活性位点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揭示了MDA反应过程中的“烃池”反应机制。烯烃作为“烃池”中间体,与临近的Bronsted酸-Mo双活性位点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并能进一步生成芳烃。研究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沸石孔道中Bronsted酸位与Mo位点临近性的降低,以及芳烃、芳烃衍生物与Bronsted酸位间相互作用的增强,是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该项研究结果为理解Mo/ZSM-5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以及MDA反应中的“烃池”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博士研究生高伟为该工作的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为徐君研究员。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湖北省科技厅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7074
头条新闻
精密测量院在沸石分子筛催化甲烷制芳烃反应活性中心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精密测量院徐君研究员和邓风研究员团队在沸石分子筛催化甲烷制芳烃(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MDA)反应活性中心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先进的固体NMR谱学方法研究了Mo/ZSM-5分子筛上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活性位点,揭示了金属Mo改性ZSM-5分子筛上空间临近的双活性中心协同催化效应与“烃池”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随着原油的不断消耗和天然气开采量的日益增加,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直接催化甲烷转化为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金属改性的双功能分子筛催化剂在烷烃的直接转化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催化剂。金属Mo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因其优异的脱氢芳构化性能和择形选择性,是甲烷脱氢芳构化(MDA)反应最理想的催化剂。了解Mo/ZSM-5催化剂上活性中心的性质是该工艺技术应用中急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
Mo/ZSM-5分子筛上空间临近的双活性中心示意图(左)和Bronsted酸性位与钼物种间的1H-95Mo相互作用与MDA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右)
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的稳态超高强磁场35.2 T(1.5 GHz)在提升NMR观测灵敏度和分辨率上的巨大优势,得到了Mo/ZSM-5催化剂的固体95Mo NMR谱,分辨出Mo-oxo和Mo2C/MoOxCy物种的信号。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精测院的800MHz固体NMR平台和所发展的1H{95Mo}双共振固体NMR技术,通过直接观察Bronsted酸位与沸石孔道中Mo物种的核间相互作用,精确测量二者之间的核间距离(4.0±0.3A),确定了Mo/ZSM-5催化剂上的空间临近的双活性位点。在MDA反应过程中,酸性质子-活性Mo物种的空间相互作用与甲烷的转化和芳烃的生成有关,是决定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这对在分子水平上利用Bronsted酸位与Mo位点的临近性来调控MDA反应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人员还通过一维1H{95Mo}双共振和二维1H-1H相关固体NMR实验分析了烯烃和芳烃在Mo/ZSM-5孔道中与临近的双活性位点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揭示了MDA反应过程中的“烃池”反应机制。烯烃作为“烃池”中间体,与临近的Bronsted酸-Mo双活性位点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并能进一步生成芳烃。研究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沸石孔道中Bronsted酸位与Mo位点临近性的降低,以及芳烃、芳烃衍生物与Bronsted酸位间相互作用的增强,是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该项研究结果为理解Mo/ZSM-5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以及MDA反应中的“烃池”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博士研究生高伟为该工作的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为徐君研究员。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湖北省科技厅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