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科研团队联合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应用自主研制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20日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性为全球大范围流行病。截至2020年11月19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592万,死亡病例累计超过134万。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气体MRI技术克服了目前临床质子(1H)MRI对肺部空腔“盲区”的技术挑战,为肺部重大疾病的定量、可视化检测提供了全新的医疗装备。该装备可用于新冠患者肺功能的定量可视化评价,有效解决临床常规检测设备(CT、胸透)存在电离辐射且无法实现肺部功能定量检测的难题,突破高性能影像仪器的瓶颈。
周欣科研团队应用自主研制成功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部微结构和通气、气血交换功能定量、可视化评估(图1-2)。研究发现,虽然普通症出院患者的肺部CT影像和吹气肺功能参数无异常,但其气体MRI影像显示通气功能有轻微损伤,气血交换功能明显受损,大部分普通症出院患者的通气和气血交换功能在第6个月的随访时有进程性改善。该研究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了科技支撑,也是现有临床影像技术的重要补充。
该研究由中科院精密测量院、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副研究员李海东、高级工程师赵修超、医师王玉锦和教授娄昕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周欣和教授夏黎明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腾讯“科学探索奖”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lookup/doi/10.1126/sciadv.abc8180
图1.基于超极化129Xe气体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肺部微结构和气血交换功能的定量可视化检测示意图
图2. 三名新冠出院患者的典型肺部影像
从上到下依次为:肺炎急性期时肺部CT图像、恢复期最后的肺部CT图像(出院前后)、对应的肺部气体MRI影像和通气功能的聚类图像
头条新闻
精密测量院等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无创评估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科研团队联合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应用自主研制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20日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性为全球大范围流行病。截至2020年11月19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592万,死亡病例累计超过134万。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气体MRI技术克服了目前临床质子(1H)MRI对肺部空腔“盲区”的技术挑战,为肺部重大疾病的定量、可视化检测提供了全新的医疗装备。该装备可用于新冠患者肺功能的定量可视化评价,有效解决临床常规检测设备(CT、胸透)存在电离辐射且无法实现肺部功能定量检测的难题,突破高性能影像仪器的瓶颈。
周欣科研团队应用自主研制成功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部微结构和通气、气血交换功能定量、可视化评估(图1-2)。研究发现,虽然普通症出院患者的肺部CT影像和吹气肺功能参数无异常,但其气体MRI影像显示通气功能有轻微损伤,气血交换功能明显受损,大部分普通症出院患者的通气和气血交换功能在第6个月的随访时有进程性改善。该研究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了科技支撑,也是现有临床影像技术的重要补充。
该研究由中科院精密测量院、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副研究员李海东、高级工程师赵修超、医师王玉锦和教授娄昕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周欣和教授夏黎明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腾讯“科学探索奖”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lookup/doi/10.1126/sciadv.abc8180
图1.基于超极化129Xe气体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肺部微结构和气血交换功能的定量可视化检测示意图
图2. 三名新冠出院患者的典型肺部影像
从上到下依次为:肺炎急性期时肺部CT图像、恢复期最后的肺部CT图像(出院前后)、对应的肺部气体MRI影像和通气功能的聚类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