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队伍

正高级

  • 姓名: 江开军
  • 性别: 男
  • 职称: 研究员
  • 职务: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主任
  • 学历: 博士
  • 电话: 027-87198541
  • 传真: 
  • 电子邮件: kjjiang@wipm.ac.cn
  • 所属部门: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

    简  历:

  • 江开军,男,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课题组长,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主任,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从事超冷原子量子特性的研究,在Natur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物理期刊上发表SCI文章3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1000余次。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 )、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和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微重力基础物理专家组专家(201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0年),担任中科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负责人(2020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年-)。 
    教育经历: 
    1. 1999/09–2005/07,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原子分子物理,博士 
    2. 1994/09–1998/07,武汉大学,材料物理,学士 
    工作经历: 
    1. 2010/01-至今,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2. 2008/09-2009/12,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博士后 
    3. 2005/08-2008/07,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客座研究员

    社会任职:

  • 1. 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 
    2. 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 
    3.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微重力基础物理专家组专家(2019年-2024年) 
    4. 全国原子分子光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委员(2012年1月-2015年12月) 
    5.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主任(2017年-)

    研究方向:

  • 超冷原子量子特性的研究:
    超冷玻色气体的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相变、涡旋、少体和多体碰撞等;
    超冷费米气体多体相互作用的普适性、非平衡动力学行为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1.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原子分子量子态调控和物性研究国际团队,2020-02至2023-01,300万元,主持 
    2. 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研制项目,测量超冷原子两体关联效应的布拉格散射系统,2018-01至2019-12,285万元,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在超冷玻色-费米混合气体中探测和研究三体Efimov态,2017-01至2020-12,72万元,主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人造规范势和光晶格中超冷玻色-费米混合原子气体的新奇量子态,2016-06至2021-05,960万元,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超冷玻色-费米混合量子气体新奇量子态的实验和理论研究,2015-01至2019-12,370万元,参加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利用磁场矢量探测超冷费米气体中的p 波相互作用,2014-01至2016-12,95万元,主持 
    7.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利用注入放大法产生窄线宽和多频率的激光,2014-01至2015-12,20万元,主持。 
    8.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原子体系的光信息存储研究,2013-01至2014-12,20万元,主持。 
    9. 中国科学院,BR计划项目,超冷原子物理研究,2011-05至2014-04,200万元,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费米极化子和玻色相变的研究,2011-01至2013-12,23万元,主持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玻色-费米混合系综的量子调控,2011-01至2015-12,576万元,参加

    代表论著:

  • 【1】S. Peng, S. Tan*, and K. Jiang*, Phys. Rev. Lett. 112, 250401 (2014) 
    【2】S. Nascimbene*, N. Navon, K. Jiang, F. Chevy, and C. Salomon, Nature 463, 1057 (2010) 
    【3】S. Nascimbene, N. Navon, K. Jiang, L. Tarruell, M. Teichmann, J. McKeever, F. Chevy, and C. Salomon. Phys. Rev. Lett. 103, 170402 (2009) 
    【4】S. Peng, C. Zhang, S. Tan*, and K. Jiang*, Phys. Rev. Lett. 120, 060408 (2018) 
    【5】K. Jiang, L. Deng*, and M. Payne, Phys. Rev. Lett. 98, 083604 (2007) 
    【6】D. Zhang, T. Gao, P. Zou, L. Kong, R. Li, X. Shen, X. Chen, S. Peng*, M. Zhan, H. Pu, and K. Jiang*, Phys. Rev. Lett. 122, 110402 (2019) 
    【7】K. Li, D. Zhang, T. Gao, S. Peng, and K. Jiang*, Phys. Rev. A 92, 013419 (2015) 
    【8】H. Luo, K. Li, D. Zhang, T. Gao, and K. Jiang*, Opt. Lett. 38, 1161 (2013) 
    【9】D. Zhang, T. Gao, L. Kong, K. Li, and K. Jiang*, Chin. Phys. Lett. 33, 076701 (2016) 
    【10】T. Gao, D. Zhang*, L. Kong, K. Li, and K. Jiang*, Chin. Phys. Lett. 35, 086701 (2018) 
    【11】R. Li, T. Gao*, D. Zhang, S. Peng, L. Kong, X. Shen, and K. Jiang*, Chin. Phys. B 28, 106701 (2019) 
    【12】T. Gao, J. Pan, D. Zhang, L. Kong, R. Li, X. Shen, X. Chen, S. Peng, M. Zhan, W. V. Liu*, and K. Jiang*, arXiv: 1805.04727 (2018) 
    【13】C. Zhang, S. Peng*, and K. Jiang*, Phys. Rev. A 98, 043619 (2018) 
    【14】T. Gao, S. Peng*, and K. Jiang*, Phys. Rev. A 91, 043622 (2015) 
    【15】S. Peng, H. Hu, X. Liu, and K. Jiang*, Phys. Rev. A 86, 033601 (2012) 
    【16】S. Peng, S. Zhao, and K. Jiang*, Phys. Rev. A 89, 013603, (2014) 
    【17】C. Zhang, S. Peng*, and K. Jiang*, Phys. Rev. A 101(4), 043616 (2020) 
    【18】S. Peng, H. Hu, X. Liu, and K. Jiang*, Phys. Rev. A 86, 063610 (2012) 
    【19】K. Jiang, L. Deng, E. W, Hagley, and M. G. Payne, Phys. Rev. A 77, 045804 (2008) 
    【20】K. Jiang, L. Deng, and M. G. Payne, Phys. Rev. A 76, 033819 (2007) 
    【21】K. Jiang, L. Deng, and M. G. Payne, Phys. Rev. A 74, 041803(R) (2006)

    专利申请:

    获奖及荣誉:

  • 1. 中科院BR计划,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负责人,2020-02至2023-01 
    3.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6年,(彭世国; 檀时钠*; 江开军*) 
    4.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突出贡献奖,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