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精密测量院在利用超灵敏129Xe MRI技术评估肺癌疗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     时间:2024-06-11

近日,精密测量院研究团队在利用超灵敏129Xe MRI技术评估肺癌疗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多核(1H/19F/129Xe)磁共振活体分析系统”,结合团队构建的一种新型Fe3O4基纳米造影剂,成功实现了肺转移癌免疫疗效的129Xe MRI实时精准评估,为肺癌疗效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低于20%。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大幅增大。因此,肺癌的实时精准评估技术对于患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常规的肺癌检查技术中,CT检查存在电离辐射风险,不适合短期内多次评估,难以实现肺结构病变到肺功能损伤的影像评估。组织活检虽然准确度高,但是存在创伤性。相比之下,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超灵敏129Xe MRI技术突破了传统CT和组织活检技术的限制,具有非电离辐射、超灵敏和无创伤检测的优势,能够实现肺部气血交换功能和微结构的精准定量可视化检测。

在肺癌临床治疗中,相比其它治疗手段(化疗、放疗等),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策略的免疫疗法在根除肺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基于ICB策略的免疫治疗需要依赖健康的免疫系统,肺癌组织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降低ICB药物的药效。临床数据显示,仅有15-20%的肺癌患者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敏感。为了提高ICB策略的免疫治疗效果,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活性氧响应型Fe3O4基纳米造影剂,能够在肿瘤区域过表达的H2O2环境下瓦解,促进肺癌细胞充分利用铁源,增强肺癌细胞的铁死亡效果,并可逆转肿瘤组织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在进一步结合ICB药物α-PD-L1的免疫治疗中,肺癌抑制率高达88.2%,而单独给予α-PD-L1治疗的肺癌抑制率仅为2.4%,将肺癌免疫治疗效果提升36.8倍。

129Xe MRI评估活性氧响应型Fe3O4介导的肺癌铁死亡协同免疫治疗效果

团队利用超灵敏129Xe MRI技术和Fe3O4基纳米造影剂监测肺转移癌的铁死亡免疫疗效。129Xe MRI实时监测肺癌疗效的结果显示,随着肺转移癌治疗效果的提升,肺癌129Xe MRI信号逐渐增强,这表明小鼠肺部的通气缺陷区域逐渐减少,通气功能逐渐改善。这一结果证明了129Xe MRI技术成功实现对肺癌疗效的实时监测,同时也证明Fe3O4基纳米造影剂能够促进α-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免疫疗效。进一步地,团队利用129Xe化学位移饱和恢复技术(chemical shift saturation recovery,CSSR)获取了肺部气血交换功能和肺部微结构的影像信息,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价肺癌细胞的生长情况,表明129Xe MRI技术能够实现对肺癌疗效的精准评估。这项研究为肺癌疗效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望成为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

129Xe MRI评估肺转移癌治疗效果

该研究成果以“Monitoring ROS Responsive Fe3O4-based Nanoparticle Mediated Ferroptosis & Immunotherapy via 129Xe MRI”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张磊和博士后丘茂松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陈世桢和周欣为通讯作者。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交叉团队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