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光钟是利用原子的光学跃迁为参考的原子钟,光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计量标准、国家信息和国防建设等重大国家需求。光钟除了在时间基准方面的应用,在基础物理前沿领域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验证精细结构常数a随时间的变化、寻找暗物质和探测引力波等。2010年以来,国际上Derevianko等人在理论上指出高离化态离子(HCI)适合研制不确定度达到10-19甚至更低的光钟,而且对a常数变化比现有光钟体系更加灵敏。因此,利用HCI光钟进行a常数随时间变化的检验有着非常特殊的优势。
2015年,德国马普研究所的Crespo López-Urrutia研究组和德国PTB的Schmidt研究组合作,率先开展了基于Ar13+的HCI光钟的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Ar13+的协同冷却,正在进行逻辑光谱的研究。
虽然国外已经在HCI光钟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国际上尚未实现HCI光钟的锁定。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物理所和复旦大学抓住这个新机遇,及时开展了HCI光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力争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理论上,中科院物理所分析了含58Ni12+和61Ni15+等HCI离子的跃迁波长和能级寿命等信息。研究表明这些HCI离子非常适合研制不确定度达10-19甚至更小的光钟。
实验上,要实现HCI光钟,首先需要实现HCI离子的稳定产生装置。为此,中科院武汉物数所与复旦大学合作,通过两年的攻关,成功研制了一台小型高温超导电子束离子阱(SW-EBIT),并以钨HCI离子为例进行了HCI离子产生、引出、电离态分析以及光谱分析等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EBIT具备产生并引出上述HCI光钟候选离子能力,可以作为HCI光钟所需的离子源。该工作于9月3日发表在《科学仪器评论》(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杂志上
以上工作是HCI光钟研制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为后续开展HCI离子的减速、协同冷却等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63/1.5112154
科研动态
中科院武汉物数所与复旦大学合作成功研制用于高离化离子光钟的小型电子束离子阱(SW-EBIT)
光钟是利用原子的光学跃迁为参考的原子钟,光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计量标准、国家信息和国防建设等重大国家需求。光钟除了在时间基准方面的应用,在基础物理前沿领域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验证精细结构常数a随时间的变化、寻找暗物质和探测引力波等。2010年以来,国际上Derevianko等人在理论上指出高离化态离子(HCI)适合研制不确定度达到10-19甚至更低的光钟,而且对a常数变化比现有光钟体系更加灵敏。因此,利用HCI光钟进行a常数随时间变化的检验有着非常特殊的优势。
2015年,德国马普研究所的Crespo López-Urrutia研究组和德国PTB的Schmidt研究组合作,率先开展了基于Ar13+的HCI光钟的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Ar13+的协同冷却,正在进行逻辑光谱的研究。
虽然国外已经在HCI光钟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国际上尚未实现HCI光钟的锁定。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物理所和复旦大学抓住这个新机遇,及时开展了HCI光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力争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理论上,中科院物理所分析了含58Ni12+和61Ni15+等HCI离子的跃迁波长和能级寿命等信息。研究表明这些HCI离子非常适合研制不确定度达10-19甚至更小的光钟。
实验上,要实现HCI光钟,首先需要实现HCI离子的稳定产生装置。为此,中科院武汉物数所与复旦大学合作,通过两年的攻关,成功研制了一台小型高温超导电子束离子阱(SW-EBIT),并以钨HCI离子为例进行了HCI离子产生、引出、电离态分析以及光谱分析等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EBIT具备产生并引出上述HCI光钟候选离子能力,可以作为HCI光钟所需的离子源。该工作于9月3日发表在《科学仪器评论》(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杂志上
以上工作是HCI光钟研制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为后续开展HCI离子的减速、协同冷却等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63/1.51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