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龙年新春伊始,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正在抓紧研发,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科研团队围绕磁共振成像持续攻关,获得一系列技术新突破。
吸入一口特制的“氙气”,只需3.5秒,就能得到一幅人体肺部磁共振3D影像。图像中,气体可抵达肺部的位置清晰可见,肺部微结构、健康状态等一目了然。快速采样、精准成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周欣团队创新突破,让曾是磁共振成像“盲区”的人体肺部,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春节之后的话,我们现在攻关的是肺部气体的超快、超分辨的成像,这个核心是能够看到通气功能的成像,就是哪些地方气体呼吸进去了,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第二个是气血交换功能,就是我们吸进这个气体,到了肺泡这个地方到底进了没有进到血液里面去,实际上是跟很多疾病是密切相关的,而以往这两个功能,是传统临床的其它影像学技术所不能获得的。
传统磁共振以人体中的水质子为信号源,而人体肺部充盈气体,是磁共振唯一的成像盲区,也是困扰科学界的一大难题。如何将肺部“黑洞”点亮?科研团队转换思路,通过研发气体多核磁共振技术,尝试突破肺部视觉“盲区”。
经过十多年攻关,科研团队将无毒、可吸入的惰性气体——氙作为信号源,并通过自主研制的关键核心技术把磁共振信号增强50000倍以上,成功“ 点亮”肺部,还让成像更快、更清晰。2023年8月,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率先获批上市,为肺部疾病早筛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全新装备。这个春节,科研团队通过攻克新一代肺部成像快速采样技术,将采样时间由原来的6秒提升到了3.5秒,并显著提升了图像空间分辨率。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从以前看不见到看得见,到现在是看得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个空间分辨率更高是看得清,像我们以后可能你到医院里面去扫一个肺功能成像,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血常规一样,看得清、看得全。
目前,科研团队正加紧研发钠、磷等更多原子核的临床磁共振成像技术,向科学更深处进军。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以前传统的磁共振就好比于是一个黑白照片,而多核磁共振就相当于一个彩色照片,就是我们人体内源性的60多种元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不同原子核,它相当于是一种不同的颜色,就像我们光学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样,那么到时候的话我们磁共振出来也像是彩色的磁共振,就能够给医生更多的信息来用于诊断和治疗。要抢占科技制高点,怎么样能够做到世界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去造福老百姓,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传媒扫描
【央视新闻客户端】进军科学更深处!肺部磁共振技术取得新突破 采样时间提升到3.5秒
龙年新春伊始,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正在抓紧研发,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科研团队围绕磁共振成像持续攻关,获得一系列技术新突破。
吸入一口特制的“氙气”,只需3.5秒,就能得到一幅人体肺部磁共振3D影像。图像中,气体可抵达肺部的位置清晰可见,肺部微结构、健康状态等一目了然。快速采样、精准成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周欣团队创新突破,让曾是磁共振成像“盲区”的人体肺部,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春节之后的话,我们现在攻关的是肺部气体的超快、超分辨的成像,这个核心是能够看到通气功能的成像,就是哪些地方气体呼吸进去了,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第二个是气血交换功能,就是我们吸进这个气体,到了肺泡这个地方到底进了没有进到血液里面去,实际上是跟很多疾病是密切相关的,而以往这两个功能,是传统临床的其它影像学技术所不能获得的。
传统磁共振以人体中的水质子为信号源,而人体肺部充盈气体,是磁共振唯一的成像盲区,也是困扰科学界的一大难题。如何将肺部“黑洞”点亮?科研团队转换思路,通过研发气体多核磁共振技术,尝试突破肺部视觉“盲区”。
经过十多年攻关,科研团队将无毒、可吸入的惰性气体——氙作为信号源,并通过自主研制的关键核心技术把磁共振信号增强50000倍以上,成功“ 点亮”肺部,还让成像更快、更清晰。2023年8月,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率先获批上市,为肺部疾病早筛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全新装备。这个春节,科研团队通过攻克新一代肺部成像快速采样技术,将采样时间由原来的6秒提升到了3.5秒,并显著提升了图像空间分辨率。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从以前看不见到看得见,到现在是看得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个空间分辨率更高是看得清,像我们以后可能你到医院里面去扫一个肺功能成像,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血常规一样,看得清、看得全。
目前,科研团队正加紧研发钠、磷等更多原子核的临床磁共振成像技术,向科学更深处进军。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周欣:以前传统的磁共振就好比于是一个黑白照片,而多核磁共振就相当于一个彩色照片,就是我们人体内源性的60多种元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不同原子核,它相当于是一种不同的颜色,就像我们光学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样,那么到时候的话我们磁共振出来也像是彩色的磁共振,就能够给医生更多的信息来用于诊断和治疗。要抢占科技制高点,怎么样能够做到世界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去造福老百姓,是我们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