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科学网】孙和平:科学家应将所学回馈社会

来源:     时间:2024-01-17

 
 

  “如果没有了万有引力,我们的生活会更快、更方便吗?”

  “如果没有万有引力了,地球和生命可能都不存在了,那不是更方便了,而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报告厅,院士与小学生的一问一答,妙趣横生,引发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这是1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在“百名院士进百校讲科普”活动首场报告会上与听众互动的一幕。这也是不到两年时间里,孙和平院士带领科普团队完成的第233场科普报告。

  如此高频次地开展科普活动,动力何在,会否耽误科研,机制如何保障?《中国科学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孙和平。

  科普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中国科学报》:作为“百名院士进百校讲科普”活动中首位作报告的院士,您所作的题为《无处不在却又充满神奇的万有引力场》的科普报告备受关注。您为什么会选择地球和万有引力这个话题?

  孙和平:地球是?类“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每天都身处其中;另一方面,很多人对它的变化规律不太了解。其实,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细微或剧烈的表面和内部运动,包括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自由振荡、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等,而这些变化都与万有引力有关。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我和团队长期从事地球微小形变与动力学的高精度重力信号检测、理论模拟和力学机制解释等研究。我觉得结合自身研究,从时间与空间的基本概念、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出发,我和团队能够比较通俗地向孩子们讲清楚万有引力在地球和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在国防航空航天、前沿基础研究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作用。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引力的神奇,我还邀请我的同事、远在南极的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创新研究院实验师桑鹏进行跨洋视频对话,由他向同学们分享在南极观测“固体潮”的科考经历,讲述如何通过观测“固体潮”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特性。

  “重力测量能够分辨的精度有多少,能否发现地下的空洞和矿床,如何分辨矿床的种类?如果没有了万有引力,我们的生活会更快更方便吗……”孩子们的提问充满着奇思妙想,闪耀着科学梦想种子的金色光芒,值得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去用心呵护。

  《中国科学报》:作为我国做科普报告最多的院士之一,您怎么看待科普工作?

  孙和平:我认为科普工作对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能够改变世界”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世界各国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加强科学普及、探索科普机制、提升科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科普可以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科普还有助于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说明,提高科学素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一环。培育具备较高科学素质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劳动大军,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赋能。

  对处于大中小学时期的青少年来说,科普尤为重要。科普进校园,可以尽早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帮助他们了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点燃科学梦想火种,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这有助于促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助于为科研事业培育后备力量,为科研队伍拓展人才来源,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积蓄有生力量,是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科学家做科普的动力是对社会的责任感 

  《中国科学报》:听说您一年做20多场科普报告?您的科普实验室团队一年做100多场科普报告,您的动力是什么?

  孙和平:科普是科学家应该履行的重要使命。懂科学的人不去做科普,谁去做科普?中国科学院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科普事业的主力军。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在如何高质量、多层次、体系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思考与实践,在着力实施两翼驱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做了一点探索。

  作为一名科技战线的老兵,将前沿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既是对党的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普工作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科学家与公众,使科学的进步能够真正惠及社会的每个角落。但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院士引领、科研人员广泛参与、研究生全面实践的新型科普模式”是我们科普工作室的指导思想,我们在重庆成立科普分室,在浙江成立科普基地就是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通过增加院士自身责任感,发挥院士的领衔带头作用和科普工作室的平台功能,身体力行地形成示范引领和精神激励效应,我们就能整合社会力量,激发所在团队、所在单位、所在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如果问,做科普的动力在哪里?我的回答是“责任感”。科普是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一件好事。国家培养了科学家,人民养育了科学家,科学家有条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馈社会,为什么不去做呢?所以,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做科普而且应该尽最大努力做好科普。

  《中国科学报》:“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采取怎样的运行机制?

  孙和平:2022年6月份,为面向公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由武汉市科协、武昌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建的“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成立,目前工作室成员已发展至百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系统和相关行业协会的专家、中青年科研骨干、高校教师,以及地方科普工作者等等。

  我一个人一年最多做20场科普,但带动大家一起来做,力量就大得多。“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不是我一个人的工作室,而是一大批热心科普事业的科研工作者一起做科普的联合体。工作室成立不到两年,我们的科普团队深入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和农村,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共计233场,线上线下听众超过100万人次。其中,由我主讲的科普报告接近30场,主要的工作是中青年科学家在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的认可支持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科研工作者主动参与科普、积极投身科普、频繁开展科普的浓厚氛围。大家既在科普中奉献时间精力,也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科普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科普和科研相辅相成,做科普未必会耽误科研 

  《中国科学报》:很多人对科普有误解,认为科普耽误科研;科研搞不好的人,才做科研,对此您怎么看?

  孙和平:科普和科研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科普与科研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科研是创新,是为了探索未知领域、解决科学难题,增进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做0到1的事情。科普是将自己已有的、熟知的知识传递给大众,因此我做科普并没有耽误过多的科研时间。

  当然,要做好科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普者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复杂的科学现象,需要有实践与提高,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科普也可以促进科研。科普工作者可以通过梳理科普活动中受众的疑问,从中找到灵感,提炼科研的“真难题”。例如:在一场科普活动中,有中学生向我提问:“电梯里电磁波会被屏蔽,那么引力会被屏蔽吗”?实际上,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引力是否被屏蔽”的问题,这是十分前沿的世界基础科学难题。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越高,对科普工作的需求也越强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科普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探索发展的新模式。我认为,当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科普工作,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反哺科研工作中的作用,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一线,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媒体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401/13/WS65a2737fe4b0f632f266ab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