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湖北对人才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在湖北干事创业有激情,有活力!”
6月27日上午,在“湖北人才周”活动启动仪式的现场,程时杰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蒋凯发出了感叹。
程时杰院士团队长期从事跨学科储能技术研究,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技术应用,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研究成果。团队共有教授、副教授等研究人员100多位,其中国家级人才20多位。
(▲2023年“湖北人才周”活动启动仪式)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最活跃的要素。去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说道:“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去年考察湖北时,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牢记嘱托,不负期待。截至2022年底,湖北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70.31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人才活力涌动湖北。
院士专家为什么青睐湖北?
人才为什么愿意深耕湖北?
3个故事
感受荆楚竞跃“千里马”的强大磁场!
“这里环境对像我这样的初次创业者太友好了”
(▲尚小珂给患者做手术)
尚小珂身上有两个标签——医生和创业者。
他是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华中地区结构性心脏病“第一把刀”。完成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逾千例,全国领先,先心病介入手术两万余例,全国领先。
他也是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带领公司投身于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创新器械的重大突破性研究,在国内首创心房分流器等用于心力衰竭的器械产品,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青睐,累计融资超3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唯柯医疗得到了来自湖北省各级部门精准化的有效支持,2021年7月,唯柯医疗新基地在光谷正式建成投产。从1间办公室发展到3栋独立工作楼,唯柯医疗只用了3年。在尚小珂看来,选择武汉光谷的原因很直接,有资源,有厂房,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对应的支持政策和政府补贴,“这里的环境对像我这样的初次创业者太友好了。”
尚小珂透露,公司研发的首款封堵器产品,已在全国多个知名心外科中心完成200余例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底将拿证上市。
在6月27日“湖北人才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的签约环节,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达成项目合作,将共同在中国光谷打造华中地区心血管领域龙头上市企业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吸引更多北上广的医生创业者来到湖北。
近年来,湖北省聚焦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6月25日,湖北省人才集团在武汉正式揭牌,30亿元规模的长江优企高端人才股权激励基金同步启动,该基金预计十年内可循环投放资金逾100亿元,支持省内优质企业超300家,激励高端人才1万名以上,助力50家企业上市。
“一个电话,他们就忙前忙后地解决问题”
(▲陈友斌博士团队)
陈友斌博士生于湖北黄石,是个典型的“学霸”:1997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同年赴美国留学及工作近八年。2004年底回国,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全职)、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兼职)。陈博士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的专家。
2007年初,陈友斌博士和他的团队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广东微模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在湖北武汉创办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陈友斌博士曾带领团队主持研制了英文票据自动处理与识别系统,被花旗、汇丰、Bank of America等多家知名银行采用。
为什么选择来湖北创业,陈友斌认为,湖北不仅人才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政府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个电话,他们就忙前忙后地解决问题。
正是这种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陈友斌吃下“定心丸”。去年7月,微模式与知名央企航天信息的金卡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人工智能与特征识别联合创新实验室。微模式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将通过航天信息的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近年来,湖北从出台人才发展激励“十六条”,到支持湖北实验室开展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再到首次在全省范围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一项项有力举措,正将“惟楚有才”的美誉转化为“人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湖北造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发展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有了楚才卡,去机场、高铁站还能享受方便”
(▲右一:叶朝辉院士所在团队核心成员 陈世桢)
“楚才卡”是为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凭证,分为A卡和B卡,申领对象为在湖北省工作或服务并作出重要贡献,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在职高层次人才,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
叶朝辉院士所在的团队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陈世桢博士是楚才卡持卡专家,“有了楚才卡,去机场、高铁站还能享受方便。”这张楚才卡,让陈世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叶朝辉院士作为首席顾问的“超灵敏磁共振组”,陈世桢主要从事磁共振分子影像及肿瘤的多模态影像研究。跟院士老师一起工作学习,陈世桢觉得特别亲切,正是这样一种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加速了团队科研人员的成长。
“想要成为真正的人才,既要有远大理想,又得脚踏实地,对自己的成才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我希望通过和他们(学生)的交流学习,让这些年轻人去实现价值,成为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叶朝辉说。
近年来,湖北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集中开展“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引导专业人才向企业和生产一线集聚,释放发展活力。据统计,2020年-2022年,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暨“科技副总”为企业培训5万余人次、引进人才1500余人;科技特派员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5万余人,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博士服务团队帮助引进人才300余人,培训2.5万人次。
英才聚楚、引领先行。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湖北正阔步走在人才引领驱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新征程上。
监制:洪燕 编审:康耀方 林如峰 主笔:邹敏 记者:佘振军 李莫愁 邹敏 冉傲 王凯 陈超 冯金澳(实习) 通讯员:沈仁才 制图:蒋艳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759696413135812571&item_id=4759696413135812571&cdn=https%3A%2F%2Fregion-hube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监制:洪燕
编审:康耀方 林如峰
主笔:邹敏
记者:佘振军 李莫愁 邹敏 冉傲 王凯 陈超 冯金澳(实习)
通讯员:沈仁才
制图:蒋艳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759696413135812571&item_id=4759696413135812571&cdn=https%3A%2F%2Fregion-hube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传媒扫描
【湖北广播电视台】创新的车轮,要靠“千里马”驱动
“湖北对人才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在湖北干事创业有激情,有活力!”
6月27日上午,在“湖北人才周”活动启动仪式的现场,程时杰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蒋凯发出了感叹。
程时杰院士团队长期从事跨学科储能技术研究,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技术应用,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新研究成果。团队共有教授、副教授等研究人员100多位,其中国家级人才20多位。
(▲2023年“湖北人才周”活动启动仪式)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最活跃的要素。去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说道:“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去年考察湖北时,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牢记嘱托,不负期待。截至2022年底,湖北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70.31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人才活力涌动湖北。
院士专家为什么青睐湖北?
人才为什么愿意深耕湖北?
3个故事
感受荆楚竞跃“千里马”的强大磁场!
“这里环境对像我这样的初次创业者太友好了”
尚小珂身上有两个标签——医生和创业者。
他是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华中地区结构性心脏病“第一把刀”。完成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逾千例,全国领先,先心病介入手术两万余例,全国领先。
他也是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带领公司投身于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创新器械的重大突破性研究,在国内首创心房分流器等用于心力衰竭的器械产品,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青睐,累计融资超3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唯柯医疗得到了来自湖北省各级部门精准化的有效支持,2021年7月,唯柯医疗新基地在光谷正式建成投产。从1间办公室发展到3栋独立工作楼,唯柯医疗只用了3年。在尚小珂看来,选择武汉光谷的原因很直接,有资源,有厂房,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对应的支持政策和政府补贴,“这里的环境对像我这样的初次创业者太友好了。”
尚小珂透露,公司研发的首款封堵器产品,已在全国多个知名心外科中心完成200余例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底将拿证上市。
在6月27日“湖北人才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的签约环节,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达成项目合作,将共同在中国光谷打造华中地区心血管领域龙头上市企业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吸引更多北上广的医生创业者来到湖北。
近年来,湖北省聚焦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6月25日,湖北省人才集团在武汉正式揭牌,30亿元规模的长江优企高端人才股权激励基金同步启动,该基金预计十年内可循环投放资金逾100亿元,支持省内优质企业超300家,激励高端人才1万名以上,助力50家企业上市。
“一个电话,他们就忙前忙后地解决问题”
陈友斌博士生于湖北黄石,是个典型的“学霸”:1997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同年赴美国留学及工作近八年。2004年底回国,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全职)、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兼职)。陈博士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的专家。
2007年初,陈友斌博士和他的团队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广东微模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在湖北武汉创办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陈友斌博士曾带领团队主持研制了英文票据自动处理与识别系统,被花旗、汇丰、Bank of America等多家知名银行采用。
为什么选择来湖北创业,陈友斌认为,湖北不仅人才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政府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个电话,他们就忙前忙后地解决问题。
正是这种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陈友斌吃下“定心丸”。去年7月,微模式与知名央企航天信息的金卡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人工智能与特征识别联合创新实验室。微模式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将通过航天信息的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近年来,湖北从出台人才发展激励“十六条”,到支持湖北实验室开展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再到首次在全省范围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一项项有力举措,正将“惟楚有才”的美誉转化为“人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湖北造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发展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有了楚才卡,去机场、高铁站还能享受方便”
“楚才卡”是为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凭证,分为A卡和B卡,申领对象为在湖北省工作或服务并作出重要贡献,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在职高层次人才,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
叶朝辉院士所在的团队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陈世桢博士是楚才卡持卡专家,“有了楚才卡,去机场、高铁站还能享受方便。”这张楚才卡,让陈世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叶朝辉院士作为首席顾问的“超灵敏磁共振组”,陈世桢主要从事磁共振分子影像及肿瘤的多模态影像研究。跟院士老师一起工作学习,陈世桢觉得特别亲切,正是这样一种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加速了团队科研人员的成长。
“想要成为真正的人才,既要有远大理想,又得脚踏实地,对自己的成才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我希望通过和他们(学生)的交流学习,让这些年轻人去实现价值,成为国家需要的各类人才。”叶朝辉说。
近年来,湖北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集中开展“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引导专业人才向企业和生产一线集聚,释放发展活力。据统计,2020年-2022年,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暨“科技副总”为企业培训5万余人次、引进人才1500余人;科技特派员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5万余人,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博士服务团队帮助引进人才300余人,培训2.5万人次。
英才聚楚、引领先行。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湖北正阔步走在人才引领驱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