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精密...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测量院立足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原子频标与精密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综合定位导航授时、脑科学与重大疾病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数学计算等研究,促进以原子频标、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测量、地震探测等精密测量技术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让“量子纠缠”再次引发全世界关注。近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科研团队与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首次证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纠缠在量子电池产生可提取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关于量子电池的研究是近些年来颇受关注的量子科技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研究量子关联对于可提取功的影响。在量子电池充电动力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可提取功又为理论分析带来进一步的困难。如何理解纠缠和相干对于量子电池可提取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难题。
近年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管习文带领学生史海龙、万青昆深入研究,在量子度量学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该团队与西北大学合作者首次证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纠缠在量子电池产生可提取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并将可提取功分为相干可提取功和非相干可提取功两部分,证明了当量子电池充电动力学结束时,相干性有助于提高相干功,但是相干和纠缠又抑制了非相干功的产生,这些结论与模型无关。
该论文第一作者史海龙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量子纠缠并非无法琢磨,而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团队可通过中心自旋量子电池、Tavis-Cummings 量子电池和XXZ自旋链量子电池进一步展示量子纠缠、量子相干与电池可提取功之间的准确的联系。管习文表示,此次研究为后续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但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层面,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不过这并不妨碍这项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9.130602
媒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78.shtm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科研人员研究证明量子纠缠是量子电池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让“量子纠缠”再次引发全世界关注。近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科研团队与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首次证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纠缠在量子电池产生可提取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关于量子电池的研究是近些年来颇受关注的量子科技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研究量子关联对于可提取功的影响。在量子电池充电动力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可提取功又为理论分析带来进一步的困难。如何理解纠缠和相干对于量子电池可提取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难题。
近年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管习文带领学生史海龙、万青昆深入研究,在量子度量学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该团队与西北大学合作者首次证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纠缠在量子电池产生可提取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并将可提取功分为相干可提取功和非相干可提取功两部分,证明了当量子电池充电动力学结束时,相干性有助于提高相干功,但是相干和纠缠又抑制了非相干功的产生,这些结论与模型无关。
该论文第一作者史海龙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量子纠缠并非无法琢磨,而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团队可通过中心自旋量子电池、Tavis-Cummings 量子电池和XXZ自旋链量子电池进一步展示量子纠缠、量子相干与电池可提取功之间的准确的联系。管习文表示,此次研究为后续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但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层面,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不过这并不妨碍这项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9.130602
媒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7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