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中心很多人因为从事大地测量相关工作,都与许厚泽院士有着不解之缘。而每位与许院士有过接触的人,都深深折服于他治学严谨、宽广豁达、谦和博爱、厚德载物的大师风范。今日惊悉许厚泽院士不幸逝世,万分沉痛。我代表数据中心全体职工对许院士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许院士的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
许厚泽院士是我们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界的泰斗,他的陨落是我们的巨大损失。我想,对许院士最好的悼念是传承他的科学精神,最好的缅怀是光大他奋斗终身的事业。许院士把他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事业,为我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科学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功勋卓著的贡献。他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学习。
我和许厚泽院士的交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他担任测地所所长,90年代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始终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精准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推动了我国空间大地测量学研究及其在地球动力学各领域的应用,并致力于推进我国重力卫星的研制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重大研究成果。他一生为祖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同时言传身教、桃李八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切身的实际关怀,为国家培养了百余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许厚泽院士不仅在学术上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他还是一位文理兼修、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他喜读历史文献,喜爱中国传统的京戏,并从中汲取“修齐治平”的传统智慧,充实内心的淡泊和宁静。无论成绩辉煌,还是身处逆境,他都能泰然处之。许院士分析问题透彻深邃,逻辑性强,善于把深奥的学术问题简明生动地加以表述,使不同专业的人们都能有所受益。他还是一位终身学习型的学者,在IUGG、IAG国际会议、大地测量年会、地球物理年会上,经常看到他的身影。甚至只要他有时间,都会参加研究生报告会、学科组研讨会。他经常说:“现在我许多知识都是向年轻人学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使他总能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引领着国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
许院士曾经多次莅临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和数据中心,多年来单位的发展始终得益于许院士的关心关怀,在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持、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个国家重大测绘工程与科技攻关项目中,许院士为我单位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指导性、建设性意见,是陕西局和数据中心不断开拓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事业良好发展的推动者与支持者,赢得了陕西局全体职工的衷心爱戴与尊敬。
1962年许院士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山区天文重力水准的研究,获得了我国大地测量学家夏坚白、周江文等的高度评价。随后他提出用自己改进后的天文重力水准方法,确定我国参心大地水准面,为我国天文大地网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数据基础;2005年,数据中心承担起珠峰高程数据处理任务,在基础资料匮乏和地形复杂的情况下,许院士通过对珠峰峰顶重力值的推算,提出实用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创新性地解决了全球海拔最高、最困难、最复杂区域珠峰及邻近区域重力场精细结构和高精度大地水准面计算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了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进入21世纪,许院士尽管不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但他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对原国家测绘局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着长期指导和关注。他要求我们利用最新或创新性的科学技术,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测绘事业转型升级,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大地测量技术进步。在重力基准、重力场精细结构、大地水准面精化建设上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指导和支持。
许厚泽院士始终站在国家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科的战略层面思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卓有成效的工作是为了国家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事业的整体发展,他那夙夜在公的大局意识始终感染着我们周边人。他经常说“我们应该面对世界当前高技术的发展,站在历史的高度,做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抉择,才是交叉科学发展的前途。”我想,许院士终其一生,已将他的这句格言诠释到了极致。许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并未真正离去,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我们眼角潸然滑落的眼泪里。
仅以此文悼念许厚泽院士!
许厚泽院士千古!
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郭春喜
2021年8月31日